阅读记录

《铁娘子她怎么登基称帝了》

122. 疏浚

《铁娘子她怎么登基称帝了》全本免费阅读

何起蛟到底没有回话,刘今钰眉目间掠过一丝失望,却也没有说什么,只是将倒满的酒杯推给他。

“何狗吏,陪我喝个尽兴。”

两人心中都不大痛快,是以都喝得大醉,一觉睡到了大年初一。

次日谱口冲到处响着鞭炮声,空气略发有些浑浊。

唐家上下喜气洋洋,却与何起蛟无甚关系。

刘今钰去拜年了,他便出了唐家大屋,踩着一地的鞭炮屑瞎走。

这一年谱口冲看似没有变化,却又哪哪都变了。

人多了,房子多了,商铺多了,人穿着的衣服新了,脚下的土路也硬了,变成了刘今钰口中的水泥路。

谱口水右岸的农田,也不像去年,有许多农户挖掘沟渠。

倒不是今天过年,而是谱口水上的堤坝与农田里的沟渠都已修好连通,祖家冲至谱口冲一线多出上百亩水田。

此外,谱口水源头修建了一个大水塘,按刘今钰的说法,叫作水库。

若水库不出问题,肥料供应充足,今年谱口冲与祖家冲的水田便能种两季水稻。

像这样的堤坝、沟渠与水库工程,自去年农闲起,便在邵阳县各处铺开。

他能知道这么详细,还是因为跟着刘今钰在山中剿匪时,杨文煊不时便会发信来让刘今钰多搞些钱,到处基建快要将大同社的家底耗费一空了。

他没有读过多少书,却也知道大兴土木劳民伤财,很可能导致国家倾覆,更不用说一个小小的大同社。

刘今钰却道,“我社与他们不同。那些人为一己之私强迫百姓劳动,非但不给工钱,甚或还让百姓自带吃食。如此,百姓怎会不反?

“我社是‘以工代赈’,是花钱请百姓做工。百姓做了工有了钱,自然会花钱。会花钱,我社便不会太亏。

“何况修建水利能够提高亩产,对我社、对百姓皆大有益处,与那帮昏君大兴土木不可相提并论。”

何起蛟知道刘今钰说的有理,却不觉得刘今钰能将成本全部收回。

做这样的亏本买卖,真的只是济世救民,还有别有企图?

他时常会因此感到不安,却又不由地痛恨自己,竟会恶意揣测刘今钰。

他与那些谩骂刘今钰是妖女的大户有何区别?

他漫无目的地在水泥路上走着,忽然听见有人喊他的名字,他抬头看去,原来是杨文煊。

杨文煊站在一段上坡路上,道路尽头是一栋方方正正的红色砖房,与寻常房屋截然不同。

那房子去年完工,本该是大同社办公之处,刘今钰说要再苦一苦唐家,便挂上了“忍冬小学”的牌子。

他请教了杨文煊许久,才知“小学”是为何意。

在杨文煊的规划中,大同社所办的正式义学将分为三大层次,即蒙学、小学、大学。

蒙学称“塾”,对六岁以下孩童开蒙,可读可不读,更多的是给不方便照顾孩童的父母提供助力。

小学则分为“序”、“庠”两个阶段,其中“序”又分“下序”与“上序”,对应此前的“初小”与“高小”。不读蒙学可入下序,但此后便得按部就班。

而忍冬小学叫作“小学”,便是因为它将会包括“序”、“庠”两个阶段,尽管目前它只有下序生。

小学教授在大同社工作可能用到的各种学科知识。杨文煊嘴里时常蹦出的“通识教育”、“基础教育”让他似懂非懂,觉得十分新奇。

至于大学,便是与“通识教育”相对的“专业教育”,学生将专攻某一门学科,甚至只是某一门学科的细化科目,往高深处学。

他其实不太懂,为何大同社要办义学,还分得这般细,听上去便像要苦读十年的样子。

大同社不过建了些厂窑,管着佃户和收缴租税等事,便是要自己教学,只需教出会写字、懂算术的不就行了?

但他并未多想。说实话,他心里其实不太舒服。

他总觉得,刘今钰和杨文煊之间,有许多只有他们之间才知道的东西。

无论是北地方言,还是这些新奇知识,都让他觉得,自己与刘今钰之间,有一道无形的屏障,他一不小心便会撞上。

“何班头,怎一个人出来?”

杨文煊已走到近前,他拱手道,“杨社长,新年好!”

“新年好!新年好!”杨文煊像是突然才想起来,“喔,今天初一,老刘去拜年了。我陪你走走?”

何起蛟连忙拒绝,“杨社长,你不必管我,你忙你的。”

“不打紧,小学的事处理好了。”杨文煊道,“一起散散心?”

何起蛟不好再拒绝,只得答应,他没话找话,“才初一小学便要开学了?”

杨文煊却叹了口气,“不是小学的事。是干……唔,助农员培训的事。”

他苦笑道,“去年我社与官绅谈和后,邵阳各地办起农联,只隆回、三溪、太平三乡尚有些阻碍。

“这么多农联,自然要派人去管。哪怕一里只派一两人,也不是小数目。没办法,许多不合格、尚不识字的助农员也被派了出去,这些日子犯了不少错。

“是以收缴租税的事告一段落后,我社便分批次地将这些助农员召回培训,但哪怕降低了标准,仍有不少人不合格。

“我今日收拾忍冬学堂,便是把那些不合格的再叫回来,逼着他们往死里学,必须会加减乘除这类简单算术,能读写一千个常用字。”

何起蛟倒不是第一次知道大同社对手下雇工的高要求。

连在义江堂的流民,不分男女老少,都得要学写字、学算术。

大同社对教育的重视可谓全县闻名。

只不过绝大多数都在斥责大同社不走正途,拿俗体字等不伦不类的东西,甚至地圆说这等邪说祸害孩童。

当然,刘今钰和杨文煊只当他们在放屁。

“银玖去桂林前,说你在考虑是否来大同社,不知何班头考虑好了么?”

杨文煊的话将何起蛟拉回现实,他想了想才道,“此事,我还在考虑。”

杨文煊撇他一眼,笑道,“是我冒昧了。不过何班头这等人才,我社很欢迎。”

何起蛟勉强挤出一个笑,“杨社长过誉了。”

两人一路无话,却走到了檀江边。虽是大年初一,码头仍有几艘货船停靠,十几个脚夫在搬运货物。

河边风大,何起蛟正要提议折返,便听杨文煊说道,“今年我社会花大力气治理檀江。疏浚河道,筑河坝设船闸,在源头修建水库。

“我社争取两年完工,期望实现檀江两岸水田翻倍,5吨……额,四十石木帆船能驶至五峰铺,百石船能达花桥。

“治理檀江,算是给我们整治邵水、资水及其他河流打样。若邵阳乃至宝庆所有河流都能有效利用起来,全府的经济活力……

【当前章节不完整】

【退出畅读后阅读完整章节!】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[ 章节错误! ]      [ 停更举报 ]
猜你喜欢
小说推荐
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,不以盈利为目的
如有侵权,请联系删除