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被吃绝户后[重生][2000]》
《被吃绝户后[重生][2000]》全本免费阅读
丁思南正抬脚准备走了,被潘阿姨的话给说愣了。
在西区?真有五万以内的房子?
当二人风尘仆仆地来到一片破破烂烂的街道,她们的车子都不敢开快,路到这里都没有铺水泥,混着泥土石子坑坑洼洼,车辆驶过尘土飞扬,颠得丁思南想吐,绕了半天才在公共厕所旁边找到一个位置停车。
丁思南定了定神才把这一片看清楚,全是低矮的平房,看起来是居民自建的,整齐划一的几排连房,风格倒是古朴中透着韵味,只是久无人打理,整条街也没什么人气。
离得最近的杂货铺好像是丁思南小时候那种风格的杂货铺,现在在城里几乎是看不见了。铺子空间狭小光线不太好,货品摆得满满当当,价钱也格外低廉,纯纯小时候的回忆啊。
一个面善的老爷爷正悠闲地理着货,他身旁站着一个拄拐杖的面相更威严的老爷爷,在他们旁边还摆了一张小桌子,四位老人凑一桌麻将正打得起劲,这也是这片老街唯一喧闹的人气儿了。
“黄老,周老,宋老……都好啊!”潘阿姨锁好车,挨个地跟沿街的老街坊打过招呼。
“哦哟,是小潘吗?小潘回来啦。吃饭没呀?来吃点吗?”老人们好奇地停下了手里的动作,纷纷探头热情地回应。
许是这条街上太久没有新鲜的面孔,老人们盯着丁思南看了一会儿。
“是啊,我今天带人来看看老房子。”潘阿姨举了举手里的钥匙。
丁思南赶紧跟上去乖巧地微笑示好,她第一眼便觉得这些老人面善,和沈家人迥然不同,令她生出一种即便独居在此也能有所依靠的感觉。
潘阿姨婉拒了吃饭的邀请,大家互相简单寒暄过,不多过问别人的私事,又各自回到了自己的位置上去。
丁思南在路边站了一会儿,放眼看过去,菜市场、小卖部、杂货铺、裁缝铺什么的倒是一应俱全,只是守店的人年纪普遍都挺大,没有看到什么年轻人的面孔。
潘阿姨领着丁思南往里走,快走到这条街的尽头,一看到立在路边的路牌上写着“相山路”。
她怔住了。
后世鼎鼎大名被称为“黄金街”的相山路街道,就是这里吗?!
丁思南内心狂喜,脸上不动声色,跟随着潘阿姨将脚步停在了一间一排四户的老房子前。
潘阿姨也实诚:“这是我外公留下来的老房子,我妈给他老人家养老送终之后就传给我妈了,现在又留给了我。我们一家人都住惯了城里的公房,不习惯回来住了。而且街坊邻居也搬走了挺多的,好处就是僻静,没外人打扰,而且都是原住民好相处。缺点就是这附近没什么配套设施,上班上学远了些。但要不是因为配套不行,价格也到不了这么低。”
丁思南被面前岁月浸染出了厚重颜色的老木门吸引住,不禁驻足欣赏。
木门两侧静坐在着两个小巧而威严的石狮子,上端高高悬挂着两个红色的纸灯笼,即便有灰尘覆盖几乎已经看不出原本鲜亮的底色,但在一排老街平房里仍然十分显眼,风一吹便轻微摆动发出沙沙的声音,木门上还贴着一张缺了角的倒‘福’。
还未进门,丁思南便对这间门头产生了莫名的好感,时光带走了它曾经的烟火人气,却盖不住原来的主人对这一片旧居的用心。
潘阿姨掏出钥匙解开了门上的大锁,‘嘎吱’推开门,丁思南随之一步跨入。
老房子里别有洞天,沿着青石板路穿过前廊和门厅,里面还有一排房间,能容得下六、七口人居住,功能用途颇多,私密性很好。
看得出来潘阿姨的外公生前也是个讲究人,屋内通透明亮,布置得整洁温馨,虽然久无人居住,却没有沈家那种阴湿的感觉。
天井里搭了架子,爬了一颗年数不小的紫藤,一簇簇淡紫色的花连成一片,煞是好看。
正中间放置着一只颇有年代感盛满水的老石缸,老人家信风水,水象征着财富,聚水即是聚财。水面上覆盖了莲叶,露珠在莲叶上滚动,含苞待放的莲花垂在缸沿,就像一个个娇羞的小姑娘。
难怪潘阿姨的外公不肯搬呢。
如此悠闲雅致的房子,一个人住尽管空了点,但是自在,想干啥都有空间,门一关,俨然是一个自己的小天地。
“水电都是不缺的,像你年轻人需要上网的,网线可能需要你去营业厅自己办一下了。这儿还有我外公生前栽种的瓜果蔬菜,我舍不得除掉,定期来打理的,你看这颗番茄已经挂果了,如果你看中了,这个房子的所有东西我都留给你。”
丁思南来来回回地穿梭在各个房间里,心里喜欢的不得了。
生活所需一应可以满足,也不需要她再另外添置什么。
闲来就在天井里喝茶养花,把大门一关,外界的一概纷扰便吵不到自己,比起一堆家庭挤在一栋楼里低头不见抬头见,放个屁隔壁都能听见的公房,她更偏爱老祖宗对中式平房格局规划的智慧。
这个房子远比她想象的好,更别提这个地段将来的增值空间。
其实丁思南早都兴奋地听不进潘阿姨在介绍什么了,她打定主意一定要拿下这套房子。
相山路的身价即将迎来的第一个小转折就在三年后,三年后政府会在附近发现一个历史保护建筑,随之就把那一片都划入了古镇开发的项目规划中,打算开发打造成槐市的特色小爆款景点。
相山路是离得较近的街道,本身这边的房屋保留着原汁原味的古风特色,沿街的那排平房一律改造成了商铺,而且西区本就毗邻外市,顿时吸引了无数居民和外省市的游客,人流量不计其数。
到那时保留着自己老房子开商铺和改建民宿的居民都将暴富一波。哪怕只是小卖部那种简单卖个水的,好的时候一天流水都有上千。
上一世沈时曾眼红这一片的商业生态,不自量力地想要加入,被最低2万一个月的租金吓了回来。
即便如此,仍旧是一铺难求。
而当大家以为西区已经发展到顶,城市规划重心该向多年的破落户南区倾斜的时候,又一记重磅砸了下来。
八年后相山路才迎来真正的崛起。
省里决定把在建火车站的其中一个站点落在了槐市,选址就在相山路北,这一片所有的老房子都被划入了待拆迁区域。
按照当时的拆迁补偿比例,这一片诞生了一批百万富翁,潘阿姨这间屋子的面积算大的,拆迁补偿绝不会少到哪儿去。
等买下来,先把沿街的几个门面改成铺子…
见丁思南一直不发话,潘阿姨有点急了。
相山路街道和明月坊背对背隔着两条路,却是一南一北两个方向,将来商业中心必然是围绕着明月坊南面来的,看看商贸楼的命运就知道,偏北这一块属于被弃置在规划之外的,根本看不到价值。
所以她的老邻居们都在趁商业中心还没开始建起来,早点抛售,等到事已定型,不是瞎子都知道该往西区南面跑了,到时候这边的房子还得再降,这种老房子只怕降到白菜价都不一定有人要了。
潘阿姨顿时觉得头皮有点紧,她偷偷瞅着丁思南心里打鼓。
就看现在政府铆足了劲儿的开发新楼盘,年轻人一个都不回来了,这片老平房的居住环境改善问题也遥遥无期。
下水道、灰尘、没有商圈和学校配套…就这一次机会了,再不出手肯定要砸在手里了。
她笑眯眯地问:“小丁,你觉得怎么样?”
丁思南眼睛一亮:“破是破了点,能凑活,家具什么的本来也不值啥钱,刚才进来看到成排空着的房子,好像都在抛售。南面那里也有几条老街比这儿繁华,价格也不高,那边上班的人多,买了还能租出去…”
而且,这不还有3年的萧条期吗!所以,5万的价格真的不算低。
【当前章节不完整】
【退出畅读后阅读完整章节!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