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南中月下行》
《南中月下行》全本免费阅读
螺峰叠翠
明洪武十四年,朱元璋发兵三十万进攻云南,剿灭梁王势力。十五年二月建立云南都指挥使和云南布政司,管理云南军政事务。十七年三月,大军班师回朝,独留沐英镇守云南。这时候的滇池,在烟波浩渺处有一只巨螺,已经潜修了千年之久。每逢月晦之夜,这巨螺就会浮出水面,大口吞云吐雾,时间一长,它的螺壳渐渐染上了苍碧之色,宛如碧玉,隐于水波之中,不为世人所知。
建文四年孟夏,应天府风云突变,刀兵骤起。燕王铁骑踏破金川门,宫中异象丛生,十八道青气冲天而起,直入紫微。而远在西南的昆明城,在元朝原有基础上,开始了大规模营建改造新城。黔国公无暇顾及这千里之外的动荡,只一心忙于造城。
螺峰山下,一群采石匠挥汗如雨,凿石声响彻山林。忽有一日,他们凿出一块异石,其上纹路如梵文般密密麻麻,石髓中渗出赤泉,流经之处,草木皆生螺壳纹,甚是奇异。
有一位游方老僧夜观星象,发现天市垣东南崩缺。他急忙向布政使禀报:“此山乃是滇池老螺精蜕壳所化,石中赤泉乃是其精血。昔日蒙氏在此处立土主庙,并以一百零八枚青铜螺铃镇之。如今破山取石,恐怕会触怒上天。”
布政使听后,虽心有疑虑,但建城在即,黔国公府亟待完工,便未将老僧之言放在心上。为了赶造黔国公府,匠役们依旧忙碌,将异石运往城南。
永乐初年端午,黔国公沐晟于螺峰山大宴三司。众人正饮酒作乐,忽见池中莲叶尽变螺青色,池底浮起一百螺壳,壳中蜷缩着失踪的采石匠。沐晟大怒,当场斩了监工。监工鲜血溅入池中,瞬间化作赤色水虺,顺着地缝钻入山体。
当夜,地动山摇,圆通寺唐梅无故枯死,寺内五百罗汉像眼窝渗出黑水,诡异异常。滇池水位暴涨三丈,浪涛汹涌,浪中隐约可见丈许长的螺影若隐若现。城内六百户人家屋瓦皆被掀翻,百姓惊恐万分,瑟瑟发抖,不知所措。
此时翰林侍读方孝孺的门生程继之,因靖难之变,一路潜逃至滇。一日傍晚,程继之于荒野驿站歇脚,忽见窗棂外渗进青雾,雾中渐渐显出一螺壳女子,额间嵌着赤红螺珠,容貌清丽,似曾相识。女子开口道:“郎君可还记得滇池畔的琼珠吗?当日你为了躲避追捕,落入滇池,怀中玉蝉跌落,正好压在妾身蜕壳的窍眼,使我可以安然脱壳渡劫。”程继之细看女子,这才想起日前在滇池畔,曾遇一卖珠女,正是眼前这女子,原来她叫琼珠。
燕兵破应天府城时,方孝孺将玉蝉交付于他,让他带到云南交付黔国公沐晟。可一路南逃一路被燕军探子追赶,至滇池边,为了躲避追杀,他跳入滇池,埋于芦苇丛中得以逃脱。可不慎玉蝉掉落池中而遍寻不找。原来,这女子本是螺精所化,这几日她天劫已至,正愁无法脱壳躲避雷劫,此时玉蝉落入池中,正好压住她脱壳的窍眼,她才得以脱困躲过天劫。琼珠将玉蝉物归原主,并说明城中螺峰山异象并非自己所为。
正交谈间,一群衙役破门而入,声称按察使司查获建文逆党踪迹,欲将程继之带走。亏得琼珠施障眼法迷住衙役,两人得以逃脱。
为探明螺峰山异象,琼珠带着程继之潜入崩塌的采石场,决定顺着螺峰地脉去探查究竟。二人来到山腹,发现此处竟是空的,石壁上满是螺形孔洞,每个孔中都嵌着青铜螺铃。程继之用火折一照,只见铃舌竟是蜷缩的婴尸,铃身上刻着“云南王敕造”字样。此时,地底传来闷响,似有巨物叩击岩壳,壁上砂石簌簌落下。螺女叩击石壁,石缝中渗出赤泉,竟显出一段僰文:“蒙氏保和十二年,滇池螺母作乱,蒙氏用童男血祭,铸青铜铃阵锁其七窍,可暂镇地脉。”
两人继续往山体裂隙深处探去,只见巨螺壳与青铜铃阵已长在一起,铃舌上的婴尸生出螺壳,尾椎延伸出青铜锁链,与山岩间的赤红石髓相连。蒙氏当初用铸青铜铃阵锁住螺母的七
【当前章节不完整】
【退出畅读后阅读完整章节!】